|
【信息化】走出认识误区,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真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
【xinxihua】2010-6-18发表: 走出认识误区,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真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现在一提到企业信息化建设,很多人马上想到的就是购置电脑,网络连接,员工可以用电脑打字、可以用excel表格软件做些统计、可以上网看新闻、收受邮件等,以为这些就是信息化建设了,这只是对了一部分 走出认识误区,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真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现在一提到企业信息化建设,很多人马上想到的就是购置电脑,网络连接,员工可以用电脑打字、可以用excel表格软件做些统计、可以上网看新闻、收受邮件等,以为这些就是信息化建设了,这只是对了一部分。还有一种错误理解,以为企业管理信息化就是企业管理智能化,上了计算机系统就能帮助企业解决所有问题,这些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误区。 信息化,顾名思义,就是采用it技术、设备,对企业的信息(物流信息、生产信息、财务信息、员工的信息等)进行系统化、有效地管理。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借助信息化系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对工作效率,很多企业经营者未必真正理解它的含义,以为方便员工的工作了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就可以降低成本了,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提高工作效率,对企业来说,是指企业用了电脑、信息化系统后,员工在相同时间内做的工作比以前多了或完成相同的工作量,人员投入比以前少了。因此可以看出,如果只是单单方便了工作,而工作量没增多或人员投入没减少,这是没达到企业信息化的目的的。 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本身也是降低成本的一方面,还有采用了信息化系统后,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错误、损失、浪费,还可以使得经营决策更科学、准确,从而大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经营成本。虽然还有投入产出问题,但是如果企业信息化建设没达到这两个根本目的,产出肯定达不到投入的目标,那就可以说是失败的。 现在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都停留在财务系统、各个部门独立的电算化水平,互相没联系。所谓电算化,就是用电脑代替人工计算,各个部门自己输入数据,自己统计计算,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建设。 二、如何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如何去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即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我想要认真考虑、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抛弃各个独立的部门电算化的做法,要把各个部门独立的信息处理系统联系起来,数据共享,为此有时还要对企业的管理流程进行适当合理的改造,去掉重复的工作职能部门。 第二,引入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即erp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它可以把企业的销售、物流、生产计划部门、财务部门统一起来进行管理,各部门的数据都是统一、共享的,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当然,在一个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里,要把各个部门的系统、数据统一管理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这是必须要做的,不然就绝对谈不上实现企业信息化的目的了。 第三,除了上面提到的erp系统外,还要逐步应用其它系统,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scm),供应商管理系统(scm),经销商管理系统(dms)等等,其目的都是围绕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第四,要把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提高到企业战略计划高度。以前很多企业都把it投资看作一种没办法的手段,被动的,而且认为投资it没有回报,这样对信息化建设、it部门的工作就没有相应地重视,信息管理系统引入时也由于重视不够而导致失败,这是错误的,现在的信息化建设已上升到企业战略地位,跟企业业务的发展密不可分,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没有信息化系统的辅助,企业寸步难行。 第五,正确认识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回报问题。显然,投资任何项目,我们都得去做财务分析,是不是投资企业信息化建设就一定得到回报呢?也未必,上面分析了,由于引进信息管理系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企业从上到下的一致重视、支持,有时还需要企业做出相应的变革,还需要自身it部门管理人员的高水平素质,系统供应商的素质、水平等,如果哪一环节出错了,根本达不到计划的要求,这样投资就失败,回报肯定没有。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是存在的,成功或失败决定于企业有没有一个很好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计划及是否得到很好地去执行、监控,以后还将就这些问题分头做进一步介绍。 三、走出认识误区,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真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后,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要提升到企业战略高度去看,而不是一种摆设,要真正把他建设好,发挥它的巨大作用,使期真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虽然如前面所述,把信息化做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是必须去做的,只要掌握好科学的方法,是完全可以做好的。 瓷砖相关 信息管理 ,本资讯的关键词:信息化企业管理 (【xinxihua】更新:2010/6/18 20:12:34)
![]() |